
仪器准备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传感器等关键部件是否正常。
根据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如设置测量单位、精度等参数。
将仪器放置在平稳、坚固的工作台上,确保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受到震动或干扰。
样品准备
按照相关标准或试验要求,制备混凝土试件。试件的尺寸、形状应符合仪器的测量范围和要求,一般为棱柱体试件。
在试件表面标记好测量点,以便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测量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试验目的和仪器的测量方式确定。
将制备好的试件放入恒温恒湿养护箱中,按照规定的养护条件进行养护,直至达到规定的试验龄期。
安装与校准
在进行测量前,将仪器的测量装置安装在试件附近,确保测量装置能够准确地测量试件的变形。对于非接触式测量仪,通常是通过安装在特定支架上的激光或光学传感器来测量试件表面的位移变化。
根据仪器说明书,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校准过程可能包括调整传感器的零点、量程等参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校准应使用标准的校准器具或参考标准进行。
测量过程
将养护至规定龄期的混凝土试件从恒温恒湿养护箱中取出,迅速放置在测量装置的测量范围内。
启动仪器,开始测量混凝土试件的收缩变形。测量过程中,仪器会自动记录试件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形数据。
按照试验要求,定期进行测量,一般在试件脱模后开始测量,然后在不同的龄期(如 1 天、3 天、7 天、14 天、28 天等)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混凝土收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仪器和试件周围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同时,要防止外界物体碰撞或干扰测量装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记录与处理
仪器会自动记录每次测量的变形数据和对应的时间信息。可以将这些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设备中,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混凝土收缩变形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可以计算不同龄期的收缩率、收缩速率等参数,评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仪器维护与保养
测量结束后,及时清理仪器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保持仪器的清洁。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更换传感器的电池、清洁光学部件、校准仪器等。
将仪器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仪器受到潮湿、腐蚀等因素的影响。